今日头条:一对波兰夫妇的中国乡村调查: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钱”

时间:2021年10月12日    编辑:李青青    来源:今日头条     浏览次数:

波兰人玛格达最喜欢的一张照片是在宁波市宁海县葛家村拍摄的,她一直用作自己的手机壁纸。在照片中,云低雾重,远处是大山,近处是漂亮的农村三层小楼和白色栅栏。玛格达和她丈夫,以及他们的中国朋友姜红升在画面中间,并肩向村中走去,留下三个潇洒的背影。

图片机缘巧合下,在中国生活了7年的波兰人玛格达和丈夫雷加接触了中国艺术振兴乡村的项目。出于兴趣,他们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人类学课题调研。他们的朋友、宁波红牡丹书画国际交流社社长姜红升担任他们的向导、司机和翻译,三人共同造访了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城杨村、宁海县葛家村、镇海区九龙湖村,贵州晴隆县的布依族寨定汪村等村庄数十次,做了50余次访谈。玛格达和雷加夫妇正将调研结果写成书出版。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去理解,中国是怎样让乡村变得更加美丽的。

图片玛格达的丈夫雷加在葛家村与村民一起做手工。 受访者 供图

与中国结缘

玛格达是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的一名外籍教师,担任学校波兰研究中心副主任。记者在波兰研究中心中见到她,她一头铂金色的短发,眼睛明亮,优雅而得体。她的同事向记者夸奖她的中文,说她可以用中文回答很多问题。她先是腼腆,然后摇摇头正色道:“我们要聊的事情很严肃,我要保证我说的内容清楚而准确,所以需要用英语来回答你。”玛格达毕业于波兰弗罗茨瓦夫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她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是文化地理学,在论文中,中国园林是其中一个重要案例,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玛格达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不在中国生活,不会说中文,怎么能把有关中国的问题研究清楚呢?抱着这样一个心态,2014年,玛格达申请了复旦大学一个为期两年的交流项目,开启了她在中国的新生活,她的丈夫雷加也随她一同前往中国,并在安徽宿州学院担任教职。玛格达一边读书,一边在波兰驻上海总领馆工作,参与了许多推动中波两国友好交流的活动。在一次活动中,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校方与她结识,并向她和她的丈夫发出了去宁波任教的邀请,二人欣然应允。与此同时,姜红升组织的宁波红牡丹书画国际交流社正发展得如火如荼。这个曾经的中学英语老师在10年前放弃了稳定的工作,一心成立这个社团,定期组织在宁波的外籍友人一起画水墨画,通过各种特色活动学习中国民俗文化。2020年8月,新一期的活动定在宁波市城杨村,这是继葛家村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艺术振兴乡村项目的第二个试点。本来报名参与的一名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外籍教师因故未能出行,于是他推荐了他的同事,也就是玛格达和雷加夫妇来参加。这是夫妇二人第一次走进中国乡村,组织者姜红升也没有想到,他们将会在未来结下如此深厚的友谊。在城杨村,几位外籍友人被邀请与村民结对子,共同设计艺术图案,用在村子的改造变美中。目之所及,许多村民也都在使用竹子、贝壳等材料装饰他们的房子和街道。玛格达和雷加夫妇很惊讶,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的做法能为中国乡村带来什么?活动结束后的一个星期,姜红升收到了玛格达发来的微信,她问:我们对这个艺术振兴乡村的项目很感兴趣,是否能够有机会深入了解?在姜红升的牵线下,玛格达和雷加夫妇与宁波市政府取得了联系,被允许进行更加深入的课题调研。由于语言不通、交通不便等问题,姜红升热情地成了他们的向导、司机和翻译。

图片城杨村村民在售卖竹子制品。 受访者 供图

见识中国乡村

在葛家村,玛格达和雷加夫妇见到了丛志强。这位大学教授因为葛家村的艺术振兴乡村项目而成名,他经历过许多质疑,但仍然选择坚持下去。他如今的目标是,将艺术带入100座中国村庄。“他不是高高在上地去指挥村民们做事,而是和所有人一起动手。”玛格达说。丛志强告诉玛格达,赋能村民非常重要。也有很多建筑师、设计师希望通过艺术来改变中国乡村的形象,但他们常常在没有了解当地背景和条件的情况下就开始行动,忽视了“人”。这样的结果会导致村民们没有得到“教育”,他们并不能完全理解和支持自己周围空间发生的改变。玛格达和雷加夫妇造访葛家村时,这个艺术项目已经开展了一年。所谓的“艺术”并不是很复杂抽象的概念,而是更加趋近于手工艺。人们用竹子、石头、木头和贝壳这样随处可见的材料砌起花坛,装点墙面,各种缤纷的色彩让村子变得非常漂亮。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是环境友好型作业,不需要从外面运入新的材料,而是就地取材。一些艺术工作坊也陆续开设起来。玛格达访谈了一位学习艺术专业的当地女孩,她如今回到家乡用竹子等材料制作杯垫、勺子等小件工艺品,在网络上售卖,最多的时候,每个月的收入可以达到1万元。还有村民制作和售卖玩具熊,玛格达了解到,这户人家曾经的年收入是4万元,如今可以达到15万元,将近翻了两番。“钱”——姜红升在翻译时注意到,这是玛格达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虽然直接,但客观实在,关乎村民们是否能够真正获益。项目开展前的家庭年收入有多少?如今又是多少?收入来源有哪些?每个月的游客有多少?政府投入了多少?政府的补贴如何分配?几乎没有人感到冒犯,而是坦诚地回答了她的提问。玛格达在调研中发现,中国政府在乡村建设上的补贴力度非常大,这让她感到惊讶。在欧洲,这笔费用通常由非政府组织支付,而在中国则是不同层级的政府一一拨款。她第一次造访城杨村时,到处都在开挖,尘土飞扬。短短几个月后她再次来到那里,管道和线网等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建设完成,乡村小路也焕然一新。城杨村的土地认养模式还吸引了大学生来这里创业:依托漫山的毛竹资源让村民制作蒸笼、竹编产品,还可以售卖竹筒饭,形成产业。除了“钱”,玛格达喜欢问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你感到快乐吗?问完这个问题,她喜欢观察被访者的表情。有的人是毫不掩饰的灿烂笑容,有的人会犹豫一下再回答。大部分的答案都是“快乐”。你觉得他们的答案是真实的吗?记者问玛格达。她想了一会儿说:“这取决于我提问时他们的心境。并不是所有村民都在赚钱,赚到钱的人可能会更快乐一些。当然,有时人们也会美化自己和自己的成果。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也并不是一件坏事。”令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葛家村的叶仙绒夫妇。在丛志强的鼓励下,他们在家里开了一座乡村美术馆,馆里展示了许多家里人创作的字画。“他们并不赚钱,因为他们不卖任何东西。”玛格达说,“但是他们仍然觉得快乐。”儿女们在城市工作,两位老人时常会感到孤独,而游客们不断造访他们的美术馆,听他们讲解,陪他们聊天,这让两位老人的生活变得忙碌而充实,感受到了责任与幸福。这同样是艺术为乡村带来的好的转变。2020年11月,玛格达和雷加夫妇开始了一次遥远的旅程。他们来到贵州晴隆县的布依族寨定汪村,这里在3个月前迎来了丛志强和他的“葛家军”,如今也在进行着艺术点亮乡村的改造。由于听不懂当地方言,姜红升只好请来一位本地人,他把玛格达和雷加夫妇的英文翻译成普通话,本地向导再将普通话翻译成方言。“于是我们有了两位翻译。”玛格达笑了。他们在定汪村的一户人家待了整整一天,从早上5点到晚上9点。玛格达观察农妇的劳作,看她如何在阳台上晾晒番薯叶,如何烧柴火做饭。农妇这辈子第一次见到一位外国人,她刚开始有些拘谨,但很快就放松下来,回答起玛格达的提问,甚至主动发牢骚倾吐心声。在另一户较为偏僻的人家,玛格达发现农妇在缝制棉鞋,棉鞋的质量非常好,结实又暖和。她想付钱购买,但农妇从未想过自己的手艺也可以用来售卖,最终不好意思地收下了十元钱。“转变他们的思想。”玛格达想,也许这是艺术振兴乡村能够带来的另一个意义。“让乡村变美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这让村民们有机会开阔视野,他们会知道可以怎样去赚钱。”玛格达说。在定汪村率先加入丛志强项目的几户人家中,有一个年轻女孩子就在启发下意识到她们布依族的特色织物可以售卖,而以往这些织物都仅仅供村民们自己使用。于是,她开了一家网店,将布依族传统图案和现代流行元素结合,专门售卖特色衣裙和背包。许多村民在她的带动下也开始加入,这为他们带来了不错的收入。也是在这次旅程中,玛格达和雷加夫妇感受到了一个新的视角。他们观察到了中国东部较发达地区是如何帮扶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人们。宁波市宁海县葛家村的村民们随丛志强一同来到贵州晴隆县定汪村,把自己学到的艺术振兴乡村的方法倾囊相授。这正是共同富裕的绝佳案例。

图片玛格达拍摄的贵州晴隆县定汪村布依族村民。 受访者 供图

艺术带来改变

许多个空闲的周末,玛格达和雷加夫妇都会和姜红升一同前往葛家村。村子里的很多村民都熟悉了这对来自波兰的夫妇,会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并热情招待。他们为葛家村的建设也提供了不少新思路,参与设计了具有欧洲风情的小木屋,融合五大洲元素的“五洲路”等。在葛家村,还有一间以玛格达名字命名的“玛格达小屋”。这是一个艺术基地,目的是希望能有更多外籍友人一同参与建设国际乡建艺术村,交流他们的思想和创意,共建“地球村”。不久之前,宁波市九龙湖村邀请玛格达和雷加夫妇去做文化顾问,打造旅游线路。还打算让玛格达做直播课堂,讲述九龙湖的故事。这对波兰夫妇的中国乡村振兴探索,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今年1月,玛格达和丈夫决定将这一年来乡村调研的结果与他们的人类学专业学科背景相结合,写一本书。经历8个月的写作,目前书稿已经交由北京的一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语言为英文。这本书也将作为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波兰研究中心的一项智库研究成果。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向世界展示中国乡村的面貌和中国乡村振兴的成果,提供一些借鉴。对于艺术振兴乡村项目本身,玛格达也不是没有任何担忧。就目前调研的结果看,通过该项目获益的仍然是少数人,还需要一步一步地进行拓展,扩大惠及范围。另外,改造后的乡村能否持续性地吸引游客,也还是一个问号。“你觉得前景会如何?”记者问。“我不知道。”玛格达很坦诚,毕竟未来没有人能说得准。“大家一开始很热情,但如果没有办法赚钱就很容易放弃。但这个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村民们通过自主创作,思想已经被打开,一旦全情投入,就会坚持得久一些。”尤其是通过合理利用当地资源,采用可回收利用的资源进行现代艺术创作。在玛格达看来,这同样是一种“参与式艺术”。村民们亲身投入其中,激发创造力和创新力,“参与”本身具有极强的对话性,也正是这种“艺术”最重要的品质。无论如何,这些村庄的的确确在发生着改变。曾经,农村空心化让很多村民,尤其是年长者感受到生活的孤独和单调,每天依靠看电视消磨时间。如今,他们通过动手设计让村子变美,开始有事可做,有话可谈。村里建设的公共广场每天都吸引了大量的村民去聊天、交流,更像是一个大家庭。许多年轻人也开始回流,来一同振兴家乡。“艺术带来了改变的机会,只要开始改变,就是一种成功。”玛格达说。

原文链接:https://export.shobserver.com/toutiao/html/409996.html?tt_from=weixin&tt_group_id=7013264530566283784&utm_campaign=client_share&group_id=7013264530566283784&timestamp=1633007434&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se_new_style=1&req_id=2021093021103401015121108209318E18&share_token=7516a8ae-ba1d-4bae-af43-511cd8c16bc6&wxshare_coun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