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上APP、人民日报:两代人创业历程、异乡人扎根浙江……宁波高校学子用“青春视角”探寻共同富裕“家”密码

时间:2022年10月21日    编辑:卢帆    来源:甬上APP、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最近,《我家人世间——浙江学子笔下的共富小家》面世。该书由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师生合力创作,是学校“行走的新闻”品牌项目中第五部聚焦“家”这一微观单元的田野调查作品,共收录浙大宁理学子采写的作品71篇。

浙大宁理“行走的新闻”系列丛书 通讯员供图

翻开这本300页的书籍,记者从一个个家庭故事中读到时代变迁的印迹,平凡人物的奋斗,还有人们在追寻幸福生活中所呈现的坚韧和良善。

昨日,记者请来三名学生讲述家庭奋斗故事,这其中既有祖辈开始的创业史,也有异乡人扎根浙江的变迁记,还有从石屋到排屋的乡村振兴故事。

讲述人:姚梦怡 余姚人

两代人奋斗30余年,三人小作坊成五金厂

1948年,我爷爷出生在宁波庄桥。7岁时,爷爷全家乘着小船,顺着甬江,从宁波庄桥来到余姚丈亭镇龙南村大池头,定居下来。

爷爷小学毕业后,便开始务农。17岁,爷爷在姚江上从事船运,一干就是很多年,爷爷从毛头小子成了“船老大”,货船从手摇木头船换成柴油机船。随着铁路、公路运输的兴起,船运生意越来越难做。1984年,35岁的爷爷开始跑供销。他的足迹遍布浙江、江苏、安徽,积累了许多人脉,也攒下了一笔钱。

乘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快车,1991年,爷爷创办了自己的工厂,20多平方米的一间小厂房,两三千元买的3台车床,包括爷爷在内的三个工人,共同组成这个小工厂。

技术问题对于小厂是个大难关,爷爷一个只上过小学的人,拿着图纸、握着铅笔,研究各种毫米、厘米、正弦、余弦的问题,他还经常跑到大厂向老师傅请教。那时候资金常常难以周转,亲戚朋友都被爷爷借怕了。每逢过年,上门讨债的人一波接着一波。后来,在江苏一位老板的介绍下,工厂引进一批新业务,逐渐发展起来。

18岁的姚梦怡的爸爸(左一)就跟着爷爷走南闯北做生意,图为父子合影 受访者供图

2001年,我们买了地建造新厂房,面积约350平方米,30台左右的机器,周围许多年轻人到这里打工。这一年,我们家买了第一辆红旗牌轿车,十年后,我们家在余姚城里买了第一套商品房。

初具规模的五金厂受访者供图

随着时代的进步,爷爷和爸爸在工厂发展上有了分歧,爷爷认为应该求稳,走传统路线,爸爸则认为应该采用新机器新技术。后来,爷爷拗不过爸爸,换了一批数控车床。2013年,工厂的接力棒完全交到爸爸手上。

2015年,工厂搬到工业园区。这两年,爸爸激流勇进、开拓新客户、寻找新渠道,在困难之中谋求发展,2020年,我家在余姚城里买了第二套商品房。如今,我站在工厂中央,听着机器轰鸣声,心中澎湃万千。过去30年里,在爷爷和爸爸两代人的奋斗下,我家从一个只有3人的小作坊蜕变成初具规模的五金工厂。这样的轰鸣声,于我家而言是人世间的华美乐章。

讲述人:岳瑞 祖籍河南信阳

父母在工地周边开饭店,异乡人有了家的温暖

听父母说,我刚出生没多久,他们便带我离开河南小山村,到了浙江杭州。

刚来杭州,他们也像任何一个异乡人一样,为了寻找工作,在街头、在小巷询问着来来往往过路的人。

直到有一天,那天是端午节,也是我的生日。父亲在狭小的出租屋烧了顿丰盛的饭菜,邀请隔壁同样来自外地的邻居一起过端午。红烧肉是用糖色炒出来的,甜而不腻;糖醋排骨先炸一遍再放到糖醋汁里翻炒,连骨头都是喷香的;粽子是用老家的白糯米,烧好过遍冷水,蘸白糖最好吃……每道菜都和餐馆的滋味不同,一顿饭下来,父亲被邻居夸得找不到北。“你要是开个饭店啊,保准生意不用愁!”也就是这句话,让父母开始做餐饮生意。

在亲戚的帮助下,父亲借了一部分钱,找了个小门面,办了营业执照,饭店开张了。饭店开在工地周边,因为父亲厨艺好、价格实惠,越来越多的工人来吃饭。母亲说,他们满身油漆走进饭店,总是会在门口的垫子上把鞋上的泥土蹭掉,走之前还用毛巾擦遍椅子。母亲让他们不用擦,工人们憨笑着答:“我们身上脏,得擦一擦。”妈妈跟我说,她从来没觉得他们身上脏,“就像我的红色围裙一样,不也是沾满油盐酱醋嘛”。

在杭州,岳瑞妈妈带她到照相馆合影留念受访者供图

父亲生意越来越好,妈妈说,有一部分是我的原因。“工人来吃饭,就像回家看孩子一样,还会逗弄我,给我喂饭,也会聊起老家的孩子。”妈妈说,因为这个饭店,这座城市不再是没有温度的钢铁森林。

后来,父母想多点时间陪伴我,便把饭店关了,进入建筑行业,最终在诸暨安家。妈妈也全身心在家陪伴照顾我,空闲时就去亲戚超市帮忙。也许是有一些缘分在的,超市周边也是许多工地,每到傍晚工人们三五成群来到店里。河南人喜欢吃面食,面食品种有很多,他们只选择五毛钱一个的馒头,母亲总是在他们来之前装好几袋白面馒头,有时候还会多放两个花卷。

母亲常同我说,这个世界除了朝九晚五,还有很多人要加班到深夜,没有双休没有热好的粥,没有灯火通明的家,用尽全力去生活,他们只是我们的曾经,以后也会像我们的日子一样越过越好。

讲述人:施晓宇浙江海宁人

日子越来越好,爷爷身体力行教会我们节俭

我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市一个小村庄,我们家就是普普通通五口之家。我爷爷在村里算是小有名气,20世纪80年代就是村上的第一个万元户。

那时候,爷爷经历从集体生产到包干到户,家家户户都在搞农业。爷爷认识到光在田里干活养不起三个孩子,开始做些小生意:卖羊、经营手工沙发和鱼苗、炸排骨……一直以来,爷爷为人谨慎,从不做风险太大的事情,一点点攒下钱来。

2000年,施晓宇家建起了三层小楼房,爷爷把房子刷成粉色 受访者供图

施晓宇爷爷喜欢亮丽的颜色,侧墙刷成绿色 受访者供图

2000年,我们家建起三层楼房,正墙粉色,侧墙刷成绿色,非常显眼。爷爷是个赶时髦的人,喜欢亮丽的颜色,它跳跃的颜色好像在告诉周围人,自己是一幢楼房。但是这栋房子里,爷爷最喜欢的是熏得焦黑的烟囱。在他看来,烟囱里出来的不是烟,冒出来的是幸福,是安稳。

到了我爸爸,爷爷全力支持在市区买房。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从自行车到电瓶车,一直都是爷爷接我放学。他是个抠门的老头,从没给我买过零食和一元一根的烤肠,他更喜欢五毛一只的包子,觉得那些吃不饱的小东西很没用。虽然日子越过越好,但他身体力行教会我们节俭。

最近十年,我们的村庄变化很大,从石屋到排屋,再到小楼房……去市区买房也不再是新鲜事,爷爷奶奶仍然住在乡下,或许是因为城里的房子没有烟囱。

专家点评:

浙大宁理传媒与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朱小红

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传媒与法学院师生合力创作的《我家人世间》是“行走的新闻”课程育人品牌实践成果。以刘建民老师为主的专业老师多年来坚持不懈带领学生去践行“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这是一次经年累月的育人课程实践。2007年至2022年,持续16个春秋、出版24本著作、2000多名师生参与,师生们用新闻人的专业所长回应时代命题,用实际行动落实如何培养并成为胸怀国家、人民的新闻人才,践行为国家和地区培养卓越专业人才的办学理念。

这更是一场构建良性循环的情感传播。在追寻家庭发展的历程中,我们的学生从中感受到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激发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原文链接:https://xr.nbwbw.com/info.html?news=299704_1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31889623/rmh31889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