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响客户端:忻平:大学思政课程的改革者与参与者

时间:2023年05月16日    编辑:卢帆    来源:鄞响客户端     浏览次数:

人物名片

忻平:祖籍鄞州,二级教授、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上海市科教党委宣传处处长兼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处长。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现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思想理论教育》杂志编委。

思政课通常会让人感到有些枯燥、抽象,然而,如果课堂上穿插革命故事、历史典故,有师生互动交流,这样的思政课你会喜欢吗?13日和14日下午,上海大学教授忻平分别在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和宁波大学开办思政讲座,参加师生达百余人,课堂气氛活跃。

忻平多年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教学与研究,长期致力于在实践中探索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他长期担任上海大学创新型思政课程“大国方略”和“开天辟地”负责人,“大国方略”课程获得国家和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得到中央和中宣部领导的肯定并要求全面推广,全国数百家高校学习借鉴,取得了全国性的影响。他在不同专业领域开展跨界研究,学术成果丰硕,先后出版研究著作二十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67f37d22e9706e333a3938ab3df0ff3.jpg

酷爱历史学,全息史观的提出者

忻平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他把自己的人生分为两段,“70年代初中毕业,下乡当知青,那几年的历练使我了解中国农村社会”。1978年恢复高考,他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和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学生、老师,到教授、博导,从懵懂少年到老年学者,已有40余载。

“当初选择历史专业,和从小喜欢看《三国演义》《杨家将》这些名著有关。”他说。大学期间,在陈旭麓先生、夏东元先生等一批著名史学家的教导下,让他受益匪浅。

1996年,忻平所著的《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一书出版发行,内容极为丰富,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语言学,甚至营养学的相关理论在书中都有涉及,可谓蔚为大观,而且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史学研究视角,也就是统领全书的“全息史观”,“全息史观”也不断被后来学者借鉴和沿用。

“‘全息史观’,是借鉴全息理论于史学研究而得出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历史观。‘全息理论’认为,世界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与精神世界,都是一个全息的有机整体,同时也是宇宙的全息元。”忻平认为,‘全息史观’为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整体性的方向和视角。它强调事物的全息整体性,必须尽可能摄取,或至少关照到该事物的全部信息,从中择取最为重要的关键信息,以还原其本来面貌。这种全息意识对我们研究社会历史极为重要。

从事史学研究40多年来,他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治学理念与方法,编成《全息史观与近代城市社会生活》这本书,即以全息史为史观、以社会史为方法、以现代化为关照,强调近现代历史的整体性和关联性。

“我有幸选择了历史学专业,一生受益。”忻平说,历史学科和数学很像,最基本的都是求真务实,容不得半点虚假。这个专业对认识历史,观察现实、了解社会,体悟人生,对从事的工作和教学都是非常有帮助。

探索新途径,思政课程的改革者

忻平说,高校兼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功能,核心在培养人才。如何培养一个人,需要有一个基本价值观,这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但思政课曾面临灌输理论盛行于课堂,理论性极强,不少和中学内容有重复等问题。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任职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期间,忻平分管上大的思政课工作,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和当时的社会科学学院领导和教师们一起,推动2009年上大承担国家试点高校思政课“六个为什么”的工作,在上大持续推进“项链模式”与“问题逻辑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效果很好,得到了教师欢迎和广大学生的喜爱,获得了教育部领导和市委领导的表扬和肯定。

“思政课有规定的教材、课时和学分,但过去上课满堂灌,学生不愿意听,教学效果不好,所以当时对思政课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提高抬头率’。”这种现象要破题,改革要不断推进。

忻平和团队老师认为,思政课应该是开放型的,要结合教材,把各专业领域学术造诣深厚、充满正能量的专家引进课堂,由思政课老师担任主持,让专家进思政课堂讲最精华的内容。颠覆了以往讲课的传统,多位不同学科的教师一起上课,课堂内容变得新颖,充满时代感,学生有了兴趣,反响热烈。

改革最大的变化还有师生互动。大学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两部分人组成,教师主导,学生是主体。如何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是长期以来忽视的。“一个课堂没有学生参与,只是教师一个声音,学生无法互动只是被动接受,那么,长期下去是有问题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体,你传播给他们,他会有很多想法,会提出很多问题。”忻平说,这里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我们首先鼓励课堂上学生提问题,并且优化问题,教师认真回答学生问题,由此逐渐演化出上海大学思政课问题意识模式。

搜集很多问题之后,将趋同问题归纳,忻平和团队老师整理编写并出版了《释疑与解惑:来自大学生的问题》,用以课堂内外帮助学生解决各类问题。事实证明,这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有帮助的。

8332d5ffdbd25b6c3e331a9fa95aeea7.jpg

2014年,上海大学推出“大国方略”这门思政课,课程内容将中国的现实热点和未来趋势紧密结合,帮助大学生站在中国看世界、站在世界看中国,使学生理性地认识中国与世界,从而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

同时,忻平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与“四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程的路径,在全国首开“开天辟地”新型党史思政课程,大量专家进入课堂,广受学生好评。

多年来,忻平在教学和研究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政学科与历史学科结合起来,“我经常讲思政的视野,历史的方法;历史的视野,思政的方法,研究生们觉得非常有用。”

乡音久难忘,家乡文化的传播者

忻平是东钱湖陶公山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祖辈为生计举家迁至上海。忻平出生在上海,并在那里求学、工作。父亲是一名老党员,96岁高龄时在上海去世。

“前些年,我随老父亲回过家乡两次,看望这里的亲人并祭拜祖先,山清水秀的家乡风光和热情好客的家乡人民让我记忆犹新。”忻平和家人走在窄窄的小巷里,穿堂过屋,总能找到地道的家乡味道。“一句句‘阿拉’的乡音,总是让我感到特别亲切。”他说。

“陶公山在离宁波市区15公里左右的东钱湖畔,是浙江的忻氏集聚处。据说,这里是范蠡带着西施退出朝堂归隐安居之地,自称‘陶朱公’,为了追念他,这个原来叫做伏牛山的地方就更名为陶公山。”忻平笑着说,忻这个姓氏不太多见,以致最初与他交往的一些人还不认识这个字。

现在,他和兄弟姐妹们在网上一看到有关鄞州的消息,都会立即第一时间互相转发分享。“我是学历史的,也想今后研究一些陶公山文化,将其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此次是忻平今年首次为家乡高校学子授课。他说,今后只要需要,可以随时回到鄞州尽己所能帮助大家。

d45b5899119c32a7f85c3e3126eef40b.jpg

人物感言

从古到今,宁波人、鄞州人都具备吃苦耐劳、奋发拼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这些精神让宁波人、鄞州人在各行各业人才辈出,硕果累累,希望家乡人民继续发扬敢闯敢拼的精神,为建设家乡作出贡献。相信家乡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原文链接:https://app.tmuyun.com/webDetails/news?id=4257348&tenantId=61&uid=63788003fe3fc11c2f7d9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