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翻译的这本书摆上潘基文的案头

时间:2023年06月05日    编辑:卢帆    来源:中国青年网     浏览次数:

中国青年网宁波5月19日电(通讯员 卢帆)“由上海交大教授周斌主编,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老师参与翻译的《颜柳欧赵四体书法集字融媒体创意教程》一书已被摆在了第八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案头上。”近日,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外语学院教授王之光和同事们听闻这个消息后,都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他们说,能为中国汉字文化传播作贡献,他们非常欣慰。

图为周斌教授向潘基文赠送《颜柳欧赵四体书法集字融媒体创意教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卢帆 供图

《颜柳欧赵四体书法集字融媒体创意教程》是一本汉字书法的双语入门教程。该书尝试用书法艺术作为学习汉语的方式进行趣味教学,融合东方文化与艺术进行汉字教学。此书在为外国读者带来便利的同时,还可以作为国内青少年学习书法的参照读本。通过此书,青少年朋友可以轻松学习中国古代经典涉及的语文知识,从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述。而此书的主编周斌,除了是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中国书法教育学教授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第八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书法老师。潘基文曾说,在跟随周斌老师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学到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他常书写的“曲则全”、“上善若水”、“天地和同”、“厚德载物”等,就出自中国道家和儒家的典籍。

图为《颜柳欧赵四体书法集字融媒体创意教程》封面。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卢帆 供图

中国书法不只是记录文字的工具,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更是跨国界、跨民族的人类共同拥有的、通过美丽线条寄托美丽情感的艺术。这种向不同民族与国家青少年积极推介中国书法的方式,彰显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取得了中国元素国际表达的积极效果。周斌教授倡导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中华文化+书法艺术的教学理念,以此推进国际中文教育的文化内涵建设。

图为周斌教授与王之光教授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卢帆 供图

此次翻译《颜柳欧赵四体书法集字融媒体创意教程》一书的是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外国语学院的翻译团队。王之光教授和张静燕副教授对于书法及文化类专业术语,反复推敲研究。“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结合了直译和意译等翻译手法,把‘起笔’、‘行笔’、‘收笔’、‘藏锋’、‘露锋’等书法术语用简单易懂的英语表达,同时把‘蚕头雁尾’、‘牵丝映带’等成语自然地融入在译文之中,力求在翻译中体现汉字丰富的情感张力和强盛的艺术生命力。” 张静燕说。

张静燕认为,翻译搭建起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译者不仅是信息传播者,也是信息创造者。高校在培养翻译人才的过程中,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翻译理论和实践知识只是基础,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才是灵魂。

图为《颜柳欧赵四体书法集字融媒体创意教程》中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卢帆 供图

由王之光教授领衔的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外国语学院的翻译团队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和研究基础,还通过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成立了“WeE翻译工作室”。该翻译工作室是学生实践的阵地,同时承接社会服务,如学校课程资源翻译、宁波海关等企事业单位口笔译,还协助进行译著的翻译查证工作。

在培养学生的同时,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外国语学院翻译团队还在王之光教授的带领下,从事国内外翻译研究和实践活动。近两年来,已经出版二十余本译著,如蔡亮教授领衔中华外译项目《小微金融创新发展》、王之光教授与林晶晶老师合译的《A History of China-U.S. Relations》、蔡亮教授、林晶晶老师和周维老师合译的《浙里是我家——100个中国青年的100个中国故事》等。

WeE翻译团队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师生系列作品《用声音叙事》出版著作达400多万字;团队积极参与国际重大赛事,讲好中国故事,在亚运会会刊杂志上翻译多篇译文,并在浙江省委宣传部所属的《文化交流》杂志上翻译四十余篇与文化交流相关的译文。周汶副教授带领学生团队参与宁波电视台Ningbo Focus双语节目制作,目前已推出四十余期节目,并在学习强国APP上展示。同时,团队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社会服务实践,如“迎亚运,公示语纠错”、“多语种《共产党宣言》文献传播数字化建设”等活动。

图为王之光教授和翻译团队部分成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卢帆 供图

《颜柳欧赵四体书法集字融媒体创意教程》在为外国读者带来便利的同时,还可以作为国内青少年学习书法的参照读本,深受青少年的喜爱。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英语专业学生卢娅妮说:“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切地感受了中华汉字的魅力,沉浸式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还可以与历代大师进行跨时空的对话,一起傲游中华文化浩瀚的海洋。”

作为“WeE翻译工作室”的一员,英语专业学生朱雨桐参与过多项翻译实践活动,她说:“通过翻译不同的文本可以充分知晓国内外不同文化的特点,尤其是能够结合专业优势向外传播中国声音,从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一名高校老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翻译团队成员林晶晶老师参与了亚运会会刊、《文化交流》杂志的翻译。她认为,高校老师应该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扮演好传承者、传播者、引导者和推广者的角色,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好好传承和弘扬。

如何实现这一新时代使命?翻译搭建起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沟通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是展示、塑造国家形象的话语建构行为,也是推动、促进文明互鉴的关键路径。本次《颜柳欧赵四体书法集字融媒体创意教程》的翻译出版就是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升华的成功探索。我们要不断创新国际文化“传播路径”与“传播对象”,把中华传统文化落实到书法、建筑、戏曲等具体的领域,写文化读物,翻译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原文链接: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signature=e6y30XlmbkL9oxwAjJd1PZjrvs8YEeq7gMQE2nZKW8RNpvPrqz&uid=6327593&phone_code=5c3ff3e766354ce3a4d463746af46c9b&scid=1558511&time=1685945027&app_version=(null)&sign=a4055bcefad3c8ca1fe15c47e95f77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