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报: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着力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一所年轻高校的育人“三部曲”

时间:2023年09月15日    编辑:刘丹丹    来源:浙江教育报     浏览次数:

□本报记者 刘丹丹

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毕业生国内外深造率稳定在20%上下,部分专业接近50%;在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本科生增值得分排名全国第97位……这份成绩单属于一所建校仅22年的年轻高校——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

2020年,学校转制为“浙江省管理、宁波市举办、浙江大学支持”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德仁出任转制后的首任院长。“努力建设‘省内一流、全国百强’高水平创新性应用型大学,着力培养具有浙大宁理辨识度的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这是学校坚持的办学定位和目标。”杨德仁表示。

扎根: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原来,这就是梦想成真的滋味。”拿到浙大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郑晓颖的内心却很平静。

连续4年GPA专业排名第一,获国家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宁波市优秀大学生等校级以上荣誉30余项……郑晓颖不仅学业优秀,还是一名“科技创新达人”,他曾获省级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省级科技体育创新竞赛一等奖等21项学科竞赛奖项,主持和参与4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并拥有1项实用新型专利。

在郑晓颖看来,一切得益于学校创造的良好学习氛围和鼓励创新的学习环境。“学业导师会从科创项目、学业指导、职业规划等多个方面,提供全过程指导。”郑晓颖特别提到了自己的学业导师裘君对他的帮助。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除了班级导师,每名学生还有一名学业导师。

因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浙大宁理,像郑晓颖这样的学生近年来不断涌现。在硬件上,千兆带宽专用光纤直通浙大,共享各类数字资源。办学方向上,学校继承弘扬浙大“求是创新”精神和浙东学术文化精髓,走内涵建设道路。

在创校伊始,这所高校的血液中就流淌着“名校名城”的基因。学校结合宁波当地产业资源,不断拓宽学生复合型学科背景,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毕业后,大部分学生走上了“在浙大宁理读书,在宁波就业”的通道,毕业生留甬就业的比例超过40%。

从浙大宁理毕业10年的舒恒,如今是盛威国际集团盛威通信大中华区项目负责人,他所学的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回想起大学生活,舒恒感慨万千:“虽然我学的是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科专业,但在学校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中,锻炼了表达能力,也因此发现了自己在其他方面的兴趣爱好。”如今,舒恒从事的工作偏营销,但机械方面的学业背景给足了他底气。

加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你竟然能上‘矿爷’的课?”听说郑晓颖也能上浙大教授苏德矿的微积分课,他的高中同学纷纷表达了羡慕之情。

这是真的。因为郑晓颖既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也是爱迪生创新人才卓越班的学生。这个班的数学公共基础课,就是由浙大教授领衔的教学团队负责的。

郑晓颖所在的爱迪生创新人才卓越班是浙大宁理5个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特色班之一。从2018年起,学校开始实施“高水平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即“新工科求是班”特色培养计划,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与工程理论基础、具备创新实践能力、追求卓越的高水平创新工科人才。

如果将建设一流的创新性应用型高校比作打造一艘巨轮,那么学科与专业就是巨轮的“心脏”。截至目前,浙大宁理已获批省级以上一流本科课程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2门,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初步形成一流课程引领、优质课程充足、课程类型丰富、信息技术赋能的课程建设和管理体系,为培养高水平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提供强大支撑。

为深化学科专业综合改革,学校实施“提质创特计划”,培养拔尖人才。深化新文科、新工科建设,搭建创新开放实验平台,鼓励专业交叉融合,推行“引企入教”,让专业学院与行业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构建跨学科微专业平台,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可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跨学科、跨专业自主选择微专业,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和竞争力。

在教育部公布的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浙大宁理新增获批了4个专业:智能制造工程、智能交互设计、工业智能、智能建造,这4个专业的突出“智能”和“交叉”特色,也是校方主动适应宁波当地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体现。

10年前,还是大一学生的章文瑶就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创新创业班。他坦言,正是在那里学到了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如今,浙大宁理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的土壤更加肥沃了。

学校全面推进课程、专业、产业(行业)“三位一体”特色实践教学,不仅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体系,而且每年投入百余万元支持大学生学科竞赛和学生科研立项,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搭建“双创”平台。目前,学校已有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14个。去年该校成立“党建共建,启新未来”创业就业成才室。“我们的目标是,为地方企业与高校学生搭建一座桥梁,助力学生高质量成长成才。”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副主任廖海鹏介绍。

抵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走在校园里,虽尚未开学,但自习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处处都有学生的身影。“目标是在走着走着的过程中逐渐清晰的。”正在准备考研的祝雨倩是新闻学专业大三学生,她向记者分享了自己充实的大学生活:从扎实掌握专业课知识,到探索发表学术论文,再到进入新闻行业实践,她的每一步都有目标有计划。

距离毕业还有一年,祝雨倩已公开发表3篇文章,获得1项国奖、1项省奖、1个国家立项、1个省级立项,多篇稿件见于新闻网站……“浙大宁理是一所有温度的学校,我很感恩在这里遇到的每一位老师。”

强校凝聚强师。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浙大宁理推行二级管理改革,将部分教师职称聘任、激励和考核权限给予二级学院。自主权的赋能给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鲇鱼效应”,最终激活的是人才培养这“一池春水”。

浙大宁理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先后组建宁波大湾区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国际(宁波)能源动力技术研究中心等高能级研究平台。学校有入选各类人才工程的教师170人次,精准对接宁波“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为地方经济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与智力支撑。

“教师要做的是架起一座桥梁,联结产业最前沿的学科理论与行业内龙头企业的发展动态。”学校发展规划处处长林承亮认为,建设创新性应用型大学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思维,深入当地产业,找到学科建设与行业发展的平衡点。

除了夯实硬实力,学校还着重打造专属浙大宁理人的精神内核。传媒与法学院教师刘建民带领学生实践采访,推出了《行走的新闻》等系列书籍,相关成果获得了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8年起,外国语学院教师蔡亮发起“用声音叙事”教学实践活动。“声音在延续,行动在继续。有声的活动,无声的成长。”他认为,高校育人工作就应该在一次次实践中深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全校上下勠力同心,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杨德仁认为,只要锚定目标,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原文链接:http://www.zjjyb.cn/html/2023-09/15/content_438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