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选择宁波就是选择未来,宁波高校是人才“蓄水池”

时间:2023年10月26日    编辑:宣传部    来源:甬派客户端     浏览次数:

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医药化工行业,科技助力“碳达峰”,李砚硕觉得7年前选择宁波,选择宁大,是对的!

在海外读书工作十年,两年前还在纠结是否回国的钟宇飞,如今在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研制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试线,回国两年他冲到了光伏产业的最前沿!

一件冲锋衣、一双运动鞋,随时准备下车间的蔡路昀正带领团队为宁波水产行业开创一条高效利用、健康发展的道路……

他们在科研领域孜孜以求;在产业化道路上不断探索;在科技助力宁波高质量发展上贡献力量。他们是宁波高校、科研院所里藏龙卧虎的高层次人才。

他们不约而同选择宁波

2015年,37岁的李砚硕走向学术巅峰。在新一代分子筛膜领域,他以第二完成人的身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彼时,他也是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可以预见,他的学术之路一片坦途。

“我想把这个技术产业化!”李砚硕做了10多年的分子筛膜研究,他清楚这项研究的价值。

“分子筛膜,就像筛子一样通过调整孔径大小过滤提纯,筛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同的是,分子筛膜是调整分子孔径来过滤提纯。”李砚硕说,传统分离技术比如萃取、蒸发、吸附和精馏,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才能提取高纯度化工品。相较而言,膜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精度高、绿色化、成本低的优势。李砚硕认为,在“双碳战略”引领下,他研发的分子筛膜分离技术将大有可为。

李砚硕来到宁波大学开始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受访者供图

2016年,李砚硕博士团队通过人才引进来到宁波大学。之所以选择宁波,优厚的科研经费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宁波有产业发展的土壤。宁波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是第一批“国家材料产业基地”核心区,也是全国三大化工产业园区。

蔡路昀是宁波人,他的学术之路横跨东西。2020年,他受聘成为浙江大学宁波科创中心食品分院副院长。

宁波是海洋大市,水产品加工产业面临技术迭代、转型升级的挑战,需要利用新型精深加工技术,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蔡路昀长期致力于水产品贮运保鲜及精深加工、副产物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回家就是要“大展拳脚,大干一场!”

钟宇飞教授(左一)在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光电功能实验室。受访者供图

两年前,在海外读书工作10年的钟宇飞教授,纠结回不回国。最终让他下定决心的是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人才优先”的资源配置机制,以及中国光伏产业全球领先的地位。2021年,钟宇飞通过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来到浙大宁理,成立先进光电功能实验室。

他们与宁波产业共发展

人才引进是第一步,培育人才、留住人才是关键。

配套资金给足、团队成员编制支持、办公厂房实验室到位,与校长建立定期沟通制度解决实际困难……2017年,李砚硕享受江北区产业园区优惠政策,在膜幻动力小镇成立浙江汇甬新材料有限公司。

李砚硕(左一)在宁波大学实验室。受访者供图

很快,公司研发形成了世界领先的第二代分子筛膜材料成套技术,并建立了国际首条连续化分子筛膜生产线,开发了快速全检技术,掌握了从高性能膜材料到高效率膜组件再到高可靠性膜系统的整套自主知识产权。浙江汇甬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万吨年级乙醇深度脱水的工业案例。

如今,中航锂电、海科新源、浙江医药、传化化工、万华化学、镇海炼化成了李砚硕的客户,公司在浙江完成了海邦基金领投的天使轮和川流资本领投的Pre-A轮融资,产业园区也为公司发展预留了空间,年产值一个亿的小目标指日可待。

校领导和相关负责人跟进钟宇飞教授团队的项目。受访者供图

在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院士校长领衔,研发资金充裕,科研骨干到位,钟宇飞教授团队很快完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试线的研制,最近好几波投资公司来考察,市场化开发也提上日程。

钟宇飞团队研制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试线。受访者供图

钟宇飞一直从事半导体光电方向(有机、钙钛矿光伏)的研究。相较于广泛应用的晶硅太阳能板,钙钛矿光伏光电转化效率上限更高,成本更低,且应用场景更广,是光伏产业最大的风口。“既然是风口,就一定要快!”钟宇飞到宁波两年,就完成了从应用基础研究到市场工程化的转换。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试线工作状态。受访者提供

“这三层都是我们的实验室,7个人的研究团队能满足水产品、食品加工企业各方面的需求,我们与省内外3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蔡路昀教授团队,与宁波今日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鱼罐头、鱼松等休闲食品,为企业新增产值3.82亿元。此外,该团队研发以雨生红球藻次生代谢产物虾青素为原料,开发出多种新型功能健康食品。

蔡路昀(居中)与硕士研究生。受访者供图

宁波高校是人才“蓄水池”

人才资源,是宁波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资源,也是宁波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能。

近年来,宁波市教育局加快推进全市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出台一系列引才、育才等相关政策。

具体到高校,以宁波大学为例。宁波大学把人才工作确立为“一号工程”,建立人才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在经费保障上坚持人才引进经费上不封顶,近三年人才工作经费投入近4.3亿元。在平台保障上,建立“顶尖人才+独立平台”的特区政策,优化人才创新环境。在生活保障上,推出人才安居房政策。近三年来,宁波大学全职引进人才363人,柔性引进人才148人。其中,两院院士、外籍院士等顶尖人才规模快速增加,截止目前,宁波大学全职院士人数首次突破两位数。

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在人才引育上频出高招。学校依托浙江大学,柔性聘任浙大高层次学科专家担任二级学院院长,“双聘”浙大科创中心(宁波校区)高层次人才,快速提升该校人才的“高度”与“密度”。此外,学校与鄞州区政府深化“区域引才共同体”建设,已互荐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500余人,联合申报且成功入选“宁波市级顶尖人才”1人。

上通下联、协同引才,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人才队伍层次明显提升。近3年来,学校引进博士或副高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144人,其专任教师博士比例可比肩国内百强高校。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3年上半年,宁波市教育系统新引进院士8名、博士326名。目前宁波教育系统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34名、省级人才441名、市级人才358名、博士4625名。全市教育高层次人才规模稳步扩大,高校人才的基础持续夯实。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育工作力度,拓宽引才聚才新渠道、激发人才队伍创新活力、提升人才工作服务水平,力争2027年宁波高层次人才翻一番。”宁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原文链接:https://ypstatic.cnnb.com.cn/yppage-share/news/share/news_detail?newsId=653a4872e4b0a93b1da04850&type=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