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日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时间:2020年03月29日    编辑:林丹虹    来源:宁波日报     浏览次数:

在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之际,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组织大学生国旗护卫队赴澳门大学开展“双手护国旗,铁肩承两制”京浙澳大学生回归日联合升旗仪式。(资料图)

编者按

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何以立身成才?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语重心长给出了答案,“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个人的理想奋斗,只有融入爱国主义的万顷洪流,方能形成排山倒海、无往不前之势。只有心怀祖国,才能瞄准人生航向;只有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才能书写壮美青春篇章。去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就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为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青年立志、以身许国,这是历史映照,也是新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与使命。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引领大学生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怀、责任、担当,化为如火如荼的青春建功、以行报国?本期“青年理论工作者沙龙”对此作了交流和探讨。

新时代青年坚定爱国主义信念的基本向度

李 炜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纷繁复杂的形势,当代青年要拥抱爱国主义时代主题,牢牢把握爱国信念的三个基本向度,筑牢立身之本,夯实成才之基,与祖国同奋进,与时代共成长,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壮阔征途中书写精彩人生。

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历史,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都有具体的内涵。纵观近现代以来中国从救亡图存到走向复兴的发展历程,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这段历程,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史,爱国情怀是驱动一代代中国青年勇担时代使命的核心动能。历史表明,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爱国主义精神时代性最重要的体现。新时代青年是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参与者、见证者、接力者,要深刻认识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质是党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实践。所以,中国梦也是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逻辑节点,当代青年只有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成为一名听党话跟党走的爱国青年,才能不负伟大时代,才能筑牢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信念;也只有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征程中,找准定位,笃定前行,实现人生价值。

坚持爱国情怀与人类关怀相统一。长久以来,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中华有识之士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华文明浓墨重彩的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各文明平等和谐共生提供了靶向,也为各国青年提出了把热爱祖国与热爱世界紧密联系起来的中国方案。当代青年是在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化的新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在坚守爱国本分与职责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相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要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推动中华文明走出去,助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不忘本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也要吸收外来、着眼未来,尊重各国的历史特点、文化传统,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增强中华文明生机活力,为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

坚持爱国信念与报国行动相统一。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实践性是爱国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为当代青年实现爱国心、报国志提供了广阔舞台。广大青年是追梦人,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理想和激情,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青年朋友只有将爱国信念转化为爱国报国的具体行动,才能克服爱国主义虚无感,增强爱国主义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具体而言,青年朋友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知信行统一;要敢于亮剑,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进行勇敢斗争;要不负韶华,用奋斗点亮青春,在青年时期就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打好发展基础;要善于学习,主动在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各领域所蕴藏的极为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中汲取养分;要大胆实践,用科学理论和先进知识引领创新探索,用报国行动建功新时代。

(作者单位: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党委宣传部)

爱国主义是涵养文化自信的精神源泉

徐益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爱国主义不仅与文化自信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而且是涵养国民文化自信的精神来源。坚定文化自信要深刻把握爱国主义的文化意蕴,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用爱国主义精神汇集中国智慧、凝聚中国力量。

爱国主义精神是最基本最广泛的文化认同。爱国主义不仅是对自己家园和民族的热爱之情,更是对自己祖国文化的由衷热爱,弘扬爱国主义的过程就是不断增强对祖国文化认同的过程。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运用。文化认同要求我们理解和肯定自己国家的文化。当代青年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予以深刻理解,守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充分发挥其跨越时空的历史价值,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刻领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其成为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指引。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入关键期,当代青年要用爱国主义精神坚固文化定力,保持自身的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时刻警惕任何形式的文化渗透。

爱国主义精神是最质朴最纯厚的文化自觉。经过长期的历史演进,家国一体的观念深入人心,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世界最基础最原始的文化元素,对祖国的热爱早已成为人民群众自然而然的情感表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以可歌可泣的伟大实践表达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些看似朴实的话语,却透露着华夏儿女最质朴最纯厚的文化自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要进一步着力强化爱国主义的文化觉醒,善用多种载体和形式,营造氛围,发挥榜样作用,激发和培育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怀;深化爱国主义的文化反思,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固本培元、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开拓创新;优化爱国主义的文化创建,把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不断推进爱国主义精神从文化自觉向文化自信的飞跃。

爱国主义精神是最深层最持久的文化动能。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最深层最持久的文化动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必须要以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强大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飞得更高、跑得更快,就要依靠14亿中国人的磅礴之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最大限度地团结全体人民,汇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眼下,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铸就伟大的梦想。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当代青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把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精神土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深层而持久的文化动能。

(作者单位: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马克思主义学院)

探寻爱国主义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新路径

顾琼莹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鲜明指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武装,这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恒久主题和时代命题。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坚持把培树爱国情怀贯穿立德树人始终,重点通过三方面融入,书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新篇章。

融入课程思政,铸理想信念之“基”,立品德修养之“本”。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学校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指引青年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青年理想信念和品德修养的基础。守好思政课主阵地,培育“微化”思政教育形态,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校本化、本土化开展历史、传统文化以及国情省情市情校情教育,结合教学开展“永恒的家风”“寻找宁波抗战遗迹”“探寻祖国70载复兴路”等课程化寻访实践,引领青年学生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对基本国情的把握上。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联动,发挥专业课程育德育才作用,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教育融入专业学习,推动课程实践与理论教学同频育人,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拓展专业实践,培育“行走的新闻”“用声音叙事”“电商大课堂”等专业实践教学品牌,结合时代发展主题开展社会调查,出版《行走的新闻:我家四十年》《国是千万家》《学子强军梦》等实践成果集,指导青年学生把深化专业学习与拓展社会认知结合起来,培养责任心和使命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融入仪式教育,凝爱国情怀之“心”,聚奋斗精神之“力”。仪式教育是强化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的有效途径,学校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仪式教育,通过纪念活动、典礼仪式,增强青年爱国教育的情景感、代入感,厚植青年爱国情怀,汇聚青年奋进伟力。通过“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传承五四百年薪火,争做时代奋进青年”五四运动100周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二·九抗日救亡等纪念活动,用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历程,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在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之际,学校组织国旗护卫队赴澳门大学开展“双手护国旗,铁肩承两制”京浙澳大学生回归日联合升旗仪式,共同唱响《七子之歌》《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引导青年理解爱国、爱党、爱国主义高度统一是爱国的本质特征。持续创新建设开学、毕业、表彰典礼文化,高扬爱国主题,注重把青年学生个人理想抱负与家国使命联系起来,引导青年把握“滴水是有沾润作用,但滴水必加入河海,才能成为波涛”的辩证逻辑,鼓舞青年只有将个人的理想奋斗融入爱国主义的万顷洪流,方能形成排山倒海、无往不前之势。

融入实践育人,增知识见识之“才”,强综合素质之“能。”青年学生正处于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尤为重要。只有躬耕实践、行学不辍,才能把准时代脉搏,学校坚持用爱国主义主题引领实践育人,健全育人体系,致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合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以实践育人为支点,融合文化育人、科研育人、心理育人等育人工程,打造“一二三四课堂”联动育人体系,将爱国主义精神植入各环节、全过程,坚持开展“巡迹初心使命”“描绘美丽中国”“助力脱贫攻坚”“践行孝慈传统”“寻访阳明文化”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组建 “一带一路”沿线社会实践团分赴波兰、爱沙尼亚等国家交流,建设以博雅、公益、行学等为特色的“六艺学堂”,在培养青年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同时,用爱国主义铸就青春的底色,鼓舞青年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在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中书写奋斗的人生。

(作者单位: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马克思主义学院)

补齐公共疫情防控短板 筑牢乡村振兴“安全阀”

黄增付 赵振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相比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具有人口多、底子薄、空间大、监管难等突出问题。补齐公共疫情防控短板,筑牢乡村振兴“安全阀”,是推进乡村振兴、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保障。

1、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农村公共疫情防控诸多短板的根本成因,是长期以来的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薄弱、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当疫情突发时无法像城市一样做出快速及时反应和出台高效防控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逐步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基础能力建设的“最后一公里”,要持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镇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的力度,进一步提振农村产业、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村医疗、环境、交通、教育等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跟得上城市发展步伐,将公共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夯实农村公共疫情防控的坚实基础。

2、补齐应急预案短板,健全疫情防控体系

基层行政体制变革使农村公共疫情防控权责不断“上移”,乡(镇)村两级面临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防控手段的制度依据缺失和实战经验匮乏的境地,大多听从上级指令或“各显神通”自创措施,导致个别人员权力膨胀和背离法治精神事件的发生。本次疫情防控中,有的地方出现了挖断出村公路、阻断交通设施、干扰运输秩序等“断路封村”和砸麻将桌、铁栏封门、打杀猫狗等变味的“硬核”举措,影响了乡村正常经济社会运行和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有鉴于此,一要制定乡村重大公共疫情应对管理法规条例,为村级防控提供制度依据;二要优化乡(镇)级重大公共疫情防控系统,构建村级重大公共疫情防控平台,形成基层疫情信息收集、整合的协同应对体系;三要规范乡村两级自主决策权限,编排重大公共疫情常态化应对预案、扩大演练频率。

3、补齐人力资源短板,增强基层队伍素质

新冠疫情突发后,虽然各地涌现大量党员干部、大学生志愿者、退伍军人等群体积极主动参与乡村防控的感人事迹,但也存在一些基层干部仓促上阵和应付情绪蔓延、地方各自为战、防控措施失当、民众思想懈怠等负面问题,反映了乡村治理队伍素质有待增强、基层工作吸引力不够、后备新生力量不足的人力资源短板。一方面,要继续贯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关要求,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特别是加强法治思维意识、为民服务意识和公共疫情防控基本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发挥乡村社会熟人互惠的传统美德和我市“宁波帮”众多、工商业发达、新乡贤辈出的独特地方优势,吸引爱国爱乡的新乡贤、企业家、年轻人才等加入乡村建设中,永葆治理队伍活力。

4、补齐人际涣散短板,重塑熟人互惠传统

我国农村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熟人社会共同体,村民之间具有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道义传统。面对疫情,村民之间相互帮扶和邻里、村庄共同体互惠功能的发挥,如党员、大学生志愿者、退伍军人、热心群众的积极参与,保证了日常秩序正常、排查基本稳定、物资供应充足。但客观而言,在现代化和市场化浪潮的双重冲击下,农村已陷入了人际关系日益涣散、熟人格局不断瓦解的困境。重建熟人社会互惠传统,保留农村应对重大公共疫情的这一韧性优势,以互惠文化复兴助推乡村振兴,首先要传承、弘扬民间优秀礼俗,留住乡愁、保住乡韵、守住田园;其次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组织,激活村庄精英担当感和村民参与感;再次要拓宽文化下乡渠道,完善文化礼堂功能。

5、补齐心理服务短板,发展农村社会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疫情防控中,“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疫情防控中,不仅一线农村医护人员、基层干部、志愿者等工作压力和强度大,心理负荷高,而且农村确诊和已愈患者、医护人员家属、留守妇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也可能出现烦闷、焦虑、恐慌情绪,及时对他们跟进心理疏导服务是促进疫后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宁波各地虽已开通心理援助电话、电台“心理驿站”栏目,医院也设有心理科室等,但专门的农村心理健康服务几乎是未开垦的“处女地”,亟须补齐农村心理服务短板:各地要在原心理援助平台基础上,统筹协调多部门、多方面心理服务工作,建立农村长效心理健康咨询机制;大力发展政府购买社会工作进村庄,帮助发生疫后心理创伤的一线人员和村民,尤其为弱势村民消除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法学院)

原文链接:http://daily.cnnb.com.cn/nbrb/html/2020-03/26/content_1214474.htm?div=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