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报:政策助浙江自贸区油气全产业链建设跑出加速度政策助浙江自贸区油气全产业链建设跑出加速度
时间:2020年04月09日 编辑:林丹虹 来源:中国贸易报
浏览次数:次
作为国内唯一一个以油气全产业链建设为特色的自贸区,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区”)自2017年3月挂牌以来,聚焦油气领域深入开展差异化改革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构建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油气全产业链体系。为推动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进一步提高建设质量,国务院近日批复同意《关于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
3年来,浙江自贸区从“不产一滴油”到初步形成“万亿级油气产业格局”。
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司长唐文弘在近日举行的网上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浙江自贸区油气全产业链建设成果。他说,建设3年来,浙江自贸试验区围绕中央赋予的“建设成为东部地区重要海上开放门户示范区、国际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先导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配置基地”的战略定位,在油气产业高质量开放发展方面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吸引集聚了一批重量级的国内外油气企业,包括沙特阿美、BP、托克、霍尼韦尔、道达尔、嘉能可等一批世界油气巨头企业参与投资建设,累计集聚各类油气企业超过6000家,2019年油品贸易额超过3200亿元,成为全国油气企业集聚度最高的地区,油气领域多元化竞争格局不断完善,并在相关领域形成了27项改革试点经验,已向全国复制推广。
正是因为前期改革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浙江自贸区具备了进一步开展试点的基础和条件。唐文弘表示,出台《若干措施》主要目的是支持浙江自贸试验区继续在油气产业开放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提升我国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为全国油气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累经验;同时,通过在特定产业领域开展系统集成创新,为我国自贸试验区深入推进差别化的探索、实现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
据了解,《若干措施》围绕浙江自贸试验区油气产业发展需要,在引进油品贸易国际战略投资者、加快推进石化炼化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油品流通领域市场化配置能力、提升大宗商品跨境贸易金融服务与监管水平等11个领域提出了26项具体支持措施。在提升油品流通领域市场化配置能力方面,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进一步提出支持自贸试验区适度开展成品油出口业务,允许区内现有符合条件的炼化一体化企业开展成品油非国营贸易出口先行先试。
“《若干措施》不论是对浙江自贸区建设还是对于我国大宗商品交易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贸促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宁波火博sports·(中国)官方网站商学院院长肖文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而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也冲击着国际石油市场,导致国际油价大幅度波动。在这个时候出台支持性措施,对于稳定油价、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浙江自贸区而言,顶层设计油气产业链建设,在油气投资、贸易、交易、金融等各领域都给予了支持政策,为浙江自贸区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长期而言,支持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有利于推进油气产业国际合作,以此来提升我国油气行业在全球定价体系中的话语权,应对风险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当前我国对国际原油的依赖度已经达到72%以上,能源安全越来越会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若干措施》的推出有利于推进我国油气体制改革,深化国际合作。
“《若干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我国大宗商品贸易的国际化水平。”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所副所长、研究员白明表示,之前在大宗商品领域国际投资者难以参与,此次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有利于引进国际油品贸易商资源;同时,支持浙江自贸试验区与上海期货交易所等国内期货现货交易平台合作,共同建设以油品为主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对浙江重大工业上走向世界前沿具有推动作用。
“《若干措施》的出台将为区内油气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肖文分析,一方面,《若干措施》围绕打通贸易、储运、加工、流通等各个重要环节,设计相应的金融、财税、信息等配套政策,形成制度创新合力,为区内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市场主体竞争将会进一步公平,通过引入国际油品贸易商等市场主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
肖文表示,区内企业应当把握好这一重大政策利好,聚焦油气开发、贸易等主业发展,不断做强做大,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贸易能力,从而使自身能够在全球竞争中保持优势,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期,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tradenews.com.cn/epaper/content/2020-04/09/content_65667.htm